也因有著「經典」和「五術」的分別,而造成許多學生無法很清楚地認知易經的「定位」,更造成在學習易經的過程中,不知該選擇「經典」還是「五術」,也無法分別這兩著之間的差別,所以為何我會建議一般的學生,不要一入門就去買了屬於「周易」的書來看,因這是比較偏向經典的書籍,對於想要學著問卜吉凶的人而言,是會很失望的!
轉自 易學佛堂
經由周朝、春秋、戰國以致秦始皇統一六國,而焚書坑儒,因易經被認為是卜筮的書,而未被焚燬,給大量保留了下來。
所以到了漢朝,易經非常的盛行,因為漢尊崇儒學,而孔子道統的繼承者田何,和其門生都有很優秀的表現和宣揚。
其中有一門生夢喜,也學以(陰陽災害)或(卦象卦數)來說明易,即是以易的五術觀念來宣揚,在當初即與正統的孔門儒學產生很大的衝突。
但爾後夢喜的弟子,焦延壽及再傳弟子京房(著有京房易傳),更加以五術之說發揚,也成為當時盛行的學說門派。
另有一位叫費直的人,沿用易的古文來占易,並以彖傳、繫辭傳、象傳、、等翼傳書籍,來占易解卦,也成為當時的另一特色。
經過西漢末期的動亂,來到了東漢,儒學也再度地盛行。古文學的研究,使的費直的古文易,受到學家的重視而盛行。像鄭玄、馬融、陳元、、、等,也編纂不少對易經的著作。
因此在此時對易經的解釋,大概就分為二種,其一以象數為主,用以卦氣、世應、爻辰、消長、納甲、、(此為五術的解法)
其一為以事物的道理、人道為主,即以義理為主。用以翼傳等的書籍內容來解說。(此為經典的解法)
轉自 易學佛堂
在三國時代最有名,首推蜀國的諸葛亮和吳國的虞翻,都是擅長卜筮和醫術及奇門遁甲之術。
但是魏國的王弼卻是支持費氏的古文易,並加以老莊的學說來說明註解,使得到晉朝後太偏向於鬼神之說的五術易數之說漸被摒棄。也被摒入了江湖九流之術的民間密學。
到了唐代,孔穎達編纂了「五經正易」,而被認為是易疏之學的集大成者。在五經正義中的易,是採用王弼的易說,是屬於經典之易,以後漢朝以來的象數五術之易就漸漸地衰退了!
轉自 易學佛堂
宋朝時由於印刷術的發達,使得學術文化也有了高度的發展。歐陽修、胡瑗等名哲,對於易學的研究都有很深入的著作提出。
最有影響的人應是紹雍(紹康節),精通先天象數、春秋,將易經的象數五術之學,又賦予了新的風貌和解說,更自創「梅花易數」等,另一種卜卦的方法。
爾後的周敦頤,被稱為理學始祖,亦著有「太極圖說」、「通書」等著作。
程伊川和其兄長程明道世稱二程子,其學說後來流傳到日本,成為日本儒教和易學的正統派系。
伊川先生後來和朱羲(朱子),皆採義理經典之說來解釋易學,而與朱子的「朱子本義」合稱為「程傳朱義」。
轉自 易學佛堂
易經到了明初,有了劃時代的著作出現,明初的大師﹍劉伯溫(又名劉誠意),寫下了諸多的五術易學著作,也將易經發揮到極致,最有名的是,「千金賦」、「黃金策」和「燒餅歌」、「推背圖」、、其對陰陽五行方位的精深運用,更建立了明朝宮殿、王陵的規模,北京現存的紫京城,十三皇陵等宏偉的建築,幾乎都是根據陰陽五行的配置來建構的。
轉自 易學佛堂
明朝另一位高曾大師「藕益大師」,也精深易學之說,而將天台宗的教義融合易學來解釋,並著有「周易禪解」,更進一步說明了易學和佛學的相通性。
來知德以「周易集註」而著稱。重視錯卦、縱卦、和變卦是明清易學的特色之一。
清初以來,盛行文字獄,使得易學的研究又進入另一番風潮,此時其中野鶴老人所著的「占卜全書」和「卜筮正宗」,是專為註解「黃金策」所寫作,而成為近代要進階研讀易經的必讀之書。
轉自 易學佛堂
歡迎光臨 命中人免費專業紫微斗數命理網 (http://14star.com/) | Powered by Discuz! 7.0.0 |